Drag

品牌升级翻车?奈雪新LOGO被指像"冠状病毒" 设计师评论区沦陷

观点研究 2025-05-22 11:10:05
品牌升级翻车?奈雪新LOGO被指像

品牌升级翻车?奈雪新LOGO被指像"冠状病毒" 设计师评论区沦陷

在品牌视觉体系中,LOGO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字体,它是品牌与用户之间最直接、最敏感的视觉识别系统。它不仅要表达品牌的文化与价值,还要在多元媒介与场景中保持一致性与传播力。

近期,茶饮品牌奈雪推出全新品牌LOGO,引发了广泛讨论。这场原意为品牌进化的视觉升级,却在舆论场中演变为一次认知冲突的公关危机。从设计语言、命名策略到用户反馈,值得品牌与设计从业者深入思考。

 

01 从“の茶”到“Naìsnow”:命名与视觉的路径混乱

 

奈雪的视觉升级并非突然爆发,早在2022年,品牌已从日式命名奈雪の茶切换为更符合本地语境的奈雪的茶,英文名称也从“NAYUKI”转为“NAIXUE”,首次迈出了去日式化的动作。

而此次2024年底的新一轮更新,则更具国际化尝试的意味:

 

·中文名进一步简化为奈雪

·英文名变更为“Naìsnow”,首次引入声调符号;

·图形LOGO从文字结构过渡为抽象的雪花符号,强调情绪与联想。

设计语言解析:

 

LOGO核心视觉为一个由点阵构成的抽象雪花,辅以右上角断裂的细节设计,试图打破平衡感,引发记忆点。然而,这一设计在实际传播中被网友广泛联想为病毒图形碎屑,造成传播语义偏差


02 设计初衷:国际化表达?语义共识断裂?

 

英文名“Naìsnow”试图从视觉与发音层面统一品牌识别,但这一拼写显然在语义逻辑、语言习惯与可读性之间缺乏有效连接。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它难以与奈雪快速建立关联;

·对海外用户而言,“Naìsnow”既非英文原词,也无明确文化线索,反而呈现出拼音化+英文化的不确定性;

·而中英文混用加之断点雪花的图形,进一步加剧了品牌识别的模糊性。

这反映出品牌在推进全球化表达时的语言策略困境:在追求独特性的同时,如何确保清晰性、关联性与认知成本的合理控制?


03 对比成功案例:升级不是重置,而是延续

品牌升级的核心不是推翻重做,而是建立在既有认知资产上的优化。从茶饮行业来看,多个品牌的视觉迭代都强调了标识系统的连续性与文化感知的深化

 

·喜茶持续强化喝茶小人作为品牌超级符号,形成稳定认知锚点;

 

·蜜雪冰城通过雪王IP”形成强用户联想与社交传播力;

 

·茶颜悦色则通过本土化插画语境持续构建国风年轻感。

相比之下,奈雪本次的品牌调整过于关注形式上的视觉新鲜感,却在命名逻辑、图形意象与用户共识之间产生了断裂。这也提醒我们,视觉设计不是孤立的美学实验,而是策略性的认知工程


04 反思:品牌设计的三重底线

奈雪此次换标事件,本质上是一次品牌视觉系统去旧立新的尝试,但同时也暴露出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① 缺乏用户洞察

雪花意象的抽象演绎缺乏足够的用户验证机制,导致大众认知偏差。

② 忽视认知连贯性

奈雪の茶“Naìsnow”,品牌核心要素在命名与视觉符号层面均被重构,形成断层式变化。

③ 没有系统规划路径

LOGO虽已在线下门店试行,但官网与线上系统尚未同步更新,呈现出品牌识别的割裂感

 


结语:设计的创新,不应以牺牲品牌信任为代价

一个优秀的LOGO,不仅要传递美感,更应在文化、认知与商业目标之间建立深度共识。对于茶饮这样的高频消费品牌而言,LOGO就是第一印象、是品牌承诺的前端载体

奈雪的新LOGO争议,不完全是视觉本身的问题,而是一次缺乏系统性策略支撑的品牌重构尝试。这给所有品牌设计从业者一个提醒:

真正成功的品牌升级,从来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循迹更新”。

如何在传承与变革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确保每一次视觉变动都站在消费者理解力与品牌战略逻辑之上,这才是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


需要为您的品牌升级做策略诊断与视觉系统规划?
欢迎联系我们,从品牌定位 命名策略 视觉设计 应用体系,一站式助力品牌完成有温度、有策略、有美感的系统迭代。

诸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马尔克斯文创! 如有合作,欢迎联系马尔克斯文创!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