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iF设计奖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奖项之一,自1953年创立以来,始终是观察全球设计趋势的重要窗口。2025年度获奖作品近日正式公布,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第一时间对其中的包装设计金奖及重要入围作品进行整理与分析。
在本届iF奖中,“可持续性”不再只是材料选择上的修辞,而是设计系统性思维的全面体现。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用包装响应气候议题、文化认同、产品体验三者之间的张力,呈现出高度整合的“新包装逻辑”。
设计方:三星电子(韩国)
以韩国传统织物“Bojagi”为灵感,该项目将便携性、可重复使用性与材料环保性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出一种几乎“零浪费”的便携式投影仪包装方案。其设计理念强调包装本身应具备功能延续性,而非一次性消耗。
马尔克斯文创解读: BOJAGI不仅是材料的替代,更是对“包装即产品组件”观念的具体实践。
设计方:Etherway Studio(美国)
设计团队为该高端威士忌品牌构建了一个“神秘探索盒”,其独特梨形瓶身融合了三角烧瓶和陀螺的几何语汇,成功地将实验室逻辑转化为视觉叙事,并通过光影折射创造出如钻石般的视觉张力。
马尔克斯文创解读: 此设计在“高感官体验”中融入可持续结构逻辑,是感性与理性在包装领域的精妙对话。
设计方:OXYZ3(中国杭州)
该作品将传统白蛇传故事与未来太空视觉语言融合,包装本身成为文化表达的延展,开启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介中的再传播路径。
马尔克斯文创解读: 包装不仅是承载,更是叙述。它讲述的不只是产品信息,更是品牌的世界观。
设计方:昕亿环保科技(中国台湾)
以台湾被称为“香蕉王国”的资源为基础,将废弃香蕉茎转化为高性能包装纸,不仅提升农作物附加价值,也推动农业废弃物的系统循环再利用。
马尔克斯文创解读: 环保材料的选择已不只是“用什么”,而是“废弃物如何二次成为资源系统的一环”。
如SUPER MATCHA 2.0、金汾酒等项目,皆选用低碳、无害、可回收的天然或生物基材料,反映出全球品牌对“原料源头可持续”的关注不断深化。
可折叠、插接式设计在2025年作品中广泛出现,不仅为物流减重,也鼓励消费者二次使用包装盒体,如UBO洗发水系列等作品即是典范。
部分入围项目整合了AR功能,借助扫描即可访问产品溯源信息、品牌故事或互动内容,拓展了包装的情感触点。
无论是**《雨都上河图·咖啡》还是Samlip Yakgwa韩国茶点**,设计师均试图将地方文化转译为全球可识别的视觉符号,构建文化认同。
通过质感、结构、色彩的精准控制,诸如BIJOUX LONDON珠宝包装在年轻人群中构建了仪式感与记忆点,形成品牌识别度。
从GOTASkincare到疯狂三角饮品包装,不少品牌通过包装讲述自己的品牌哲学,从而增强用户共鸣与品牌忠诚度。
作为一家长期关注全球设计趋势与本土品牌创新表达的机构,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认为,未来的包装设计必须承担三重责任:
1.环境责任 —— 从生命周期视角降低碳足迹与资源损耗
2.体验责任 —— 赋予包装“除保护之外”的交互与情绪价值
3.品牌责任 —— 让包装成为品牌世界观的传达者与放大器
“我们不认为环保是一种妥协,而是设计创新的起点。”
马尔克斯将继续以洞察驱动策略,用设计连接人、产品与环境,协助更多品牌通过包装焕发可持续的商业生命力。
诸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马尔克斯文创! 如有合作,欢迎联系马尔克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