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出品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它还是一门关乎沟通效率、品牌形象与用户体验的科学。
无论你是专业设计师,还是与设计工作有交集的品牌人、市场人,以下10个常识,能帮助你快速提升作品的视觉质量与专业感。
这些经验,并非来自理论书本,而是源自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多年项目实战中的反复验证。
为文字标题描边,可以迅速提升其视觉占比,让它在海报、封面或网页中更有存在感。
然而,粗描边的内部间隙,往往会产生杂乱的细碎空隙,破坏简洁感。
解决方法很简单:用与描边协调的色块将间隙填补,既保持了描边的力量感,又避免了视觉噪音。
案例:在一次音乐节海报设计中,我们为主标题“SUMMER BEAT”加了描边,随后用亮黄色色块填补了字母内部的空洞,让字体在夜色背景中像霓虹灯一样醒目且整洁。
当你在一个矩形内部嵌套另一个矩形,并为它们添加相同的圆角半径时,你会发现拐角处无法保持等宽。
正确做法是:用外部圆角半径减去矩形之间的间距,就能得到最合适的内部圆角大小。
这个计算能确保边框在视觉上保持统一的厚度,尤其适用于UI按钮、卡片式布局等细节要求高的场景。
两种颜色的渐变,看似简单,却暗藏“脏色”陷阱。
中间过渡部分,可能因为色彩模型计算,生成一些灰暗、浑浊的色彩,破坏整体纯净感。
解决方法:手动添加一个中间色,确保渐变过渡区依然明快纯净。
例如,在化妆品广告的背景中,从玫瑰红渐变到淡粉时,我们加入了一个亮粉中间色,让整个画面更柔和、通透。
左右倾斜 → 表现动感
上下倾斜 → 展示活力
两侧透视变小 → 增加冲击力
四角向外拉伸 → 增加张力
不同的变形方式,就像情绪调色板,可以迅速改变文字的气质。
在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的汽车广告项目中,我们用两侧透视变小的文字来模拟速度感,让观众几乎能“听见”风声。
使用虚线时,形状每个转折处都应该尽量有线条存在,而不是出现空隙。
这种精准的衔接,会让图形看起来更专业,也避免了“断裂感”。
例如,在地图图标设计中,虚线道路的每一个弯道,都必须细致调整,以保证连续感。
把一个元素放在画面的物理中心,看起来却可能会偏下。
原因在于人眼的视觉重心略高——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
因此,想让元素看起来真正居中,需要将它稍微上移。
这种技巧在品牌Logo、舞台布景、包装版式中尤为重要。
字体分为等宽与非等宽两种。
在非等宽字体中,数字“1”和“7”会更窄,这会导致你无法通过数字长度快速比较大小。
解决方法:在对比数字大小的场景(如价格表、数据展示)中,使用等宽字体。
例如,在一份财报设计中,使用等宽字体让纵向数字排列整齐,阅读体验明显提升。
除非有特殊设计意图,画面中人物的面部应该朝向画面中心,这能引导观众视线进入画面,而不是被“带”到画外。
在人像广告中,如果模特目光朝外,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引”走,影响信息传达。
可读性是设计的底线。通常情况下,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至少要达到 4.5:1 才能保证基础阅读性。
我们可以通过 webaim.org 来检测色彩对比度。
这个原则适用于网页、APP、PPT,以及任何需要阅读文字的视觉作品。
一个图形设计完成后,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检查——包括旋转、缩放,甚至镜像翻转。
很多时候,从不同视角看,可能会出现设计师没注意到的“尴尬联想”。
这不仅是审美问题,更关乎品牌形象。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在每一个交付前,都会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画面既专业又安全。
设计常识,是专业的起点,也是创意的基石。
熟练掌握这些原则,你不仅能做出更漂亮的画面,更能让作品在品牌传播、用户体验上都更高效。
在马尔克斯文创设计公司,我们深信:
“好的设计不是堆砌创意,而是让每一个细节都有存在的理由。”
诸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马尔克斯文创! 如有合作,欢迎联系马尔克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