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

"创意思维驱动:文化新生,小产品成就大市场"

观点研究 2024-07-24 12:06:57

央视网消息:暑期旅游旺季已至,全国各地的标志性景点纷纷迎来庞大客流,文创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小巧精致的冰箱贴、萌态可掬的吉祥物、充满巧思的周边玩具等琳琅满目、设计精妙的文创产品,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这个暑假,哪些文创备受欢迎?出色的产品又是如何诞生的?文创产业链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让我们跟随记者在多地的采访一探究竟。
来到北京八达岭长城,从入口一路前行,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文创店映入眼帘。为迎接暑期旅游高峰,文创店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 10 时,以配合夜长城的游览时段。登城口那家规模最大的文创商店近期刚完成重新装修,每天进店人数超 6000 人。
 
为迎接暑假,店里推出了受小朋友喜爱的文创组合,例如可以写名字的“通关文牒”、能“挖掘”宝藏的长城砖、随时变换色彩的“四季长城”摆件等都颇受欢迎。
 
甘肃文博的“显眼包”马踏飞燕走红之后,最近,社交网络上还流行从“毛绒绒”的大冰箱里挑选一把“毛绒绒”的天水麻辣烫,再挑几个“软乎乎”的土豆子洋芋蛋。
 
文创产品中自然少不了美食。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刻有甲骨文的宽面让小朋友食欲大增,吃着吃着,还能捞到一块“牛尊煎蛋”,而这份“大鼎盖浇饭”则是既美味又好看。
 
在上海,徐家汇特地拿出 1200 平方米的地块,打造了充满海派韵味的文创集合店。游客可以挑选小巧精美的“铸铁”井盖,不要错过魔都的每一个窨井盖,还能转动手指,将魔方上的字排列组合成美好的祝愿。
 
沉浸式打卡,好创意“带旺”一座城
 
文创不仅能购买,还能现场互动。近期,来到浙江绍兴的游客有了新玩法,那便是全城“寻找鲁迅”。
在鲁迅故居、仓桥直街,甚至在游船上,都能看到萌趣可爱的鲁迅形象人偶。许多年轻人追随语文课本,“打卡”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
今年以来,鲁迅故里景区已接待游客 228.5 万人次,暑期累计接待游客 35 万人次,其中 18 岁至 35 岁的游客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打通链路,好设计成就好生意
 
购买几款心仪的“周边”小物件,品尝一道具有城市特色的美食,或者亲身参与文创制作,已成为当下旅游的“标配”。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文创产业发展,打通市场化的产业链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上海老街新乐路上的一家店铺中,一块块精美的手绘珐琅砖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这种原本用于修复历史建筑的瓷砖技艺,如今被开发成多种多样的海派文化商品,这些手绘珐琅砖也是第十四届上海礼物设计大赛的冠军作品。
 
不少成熟的企业和优秀的工业设计师通过比赛相互联结,从市场调研、设计、打样、转化、生产、渠道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上海礼物”的产业链不断拓展深化。
把“博物馆”带回家,新文旅催生新职业
 
随着沉浸式文旅的兴起,文创产品的新消费业态催生了一个新职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刘念便是其中一员,他设计的这款青铜器玩具是店里最受欢迎的文创商品。鱼嘴、凤冠、鸽身、兽耳,这件战国时期的巴国遗珍鸟形尊自 2002 年出土以来,便成为三峡博物馆的馆藏珍品,而刘念是与其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之一。
 
博物馆里不缺文化,但要将藏品背后的符号提炼转化为文创产品,少不了各种奇思妙想。不久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一批新职业,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位列其中。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文创赛道,各个博物馆对懂营销、会运营的这个新工种求贤若渴。
自 2017 年起,重庆各大博物馆大力开展文创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出文创产品 12666 种,收入近 2 亿元。
小小冰箱贴,文创“智”造新动能
 
文创产品历经多年发展,逐渐呈现出定制化、精细化的新趋势,从这些年悄然变化的冰箱贴中便能略窥一二。冰箱贴作为旅行地打卡证明的热门产品,从千篇一律到独具特色,甚至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这离不开产品在设计、材质、工艺、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升级的“智”造。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走进吴香娟的店铺,几万种冰箱贴布满整面墙。从事冰箱贴生意十多年的她表示,从销量就能看出哪个城市又“走红”了。
 
十多年前,冰箱贴作为旅游景点的“普通货”,缺乏设计感和复杂工艺。而如今,“下雪”的流沙款、夜光透视款,甚至 AR、裸眼 3D 款的冰箱贴都难以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仅仅为了一款城市限定冰箱贴,经营户吴香娟就和设计团队“磨合”了一个多月,既要确定色彩,又要浓缩城市景观,还要挑选合适的硅胶材料。
除了“比拼”设计,上游制造商更注重产品质量。在广东东莞的一家冰箱贴定制工厂里,企业期望通过新工艺、新技术与传统产品形成差异化。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显示,暑假期间,冰箱贴相关订单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228%,交易额为去年同期的 1.78 倍。
诸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马尔克斯文创! 如有合作,欢迎联系马尔克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