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被邀请深入探索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殿堂——博物馆。每年的5月18日,全球的博物馆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并向公众展示它们如何成为教育和研究的中心。2024年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更是突出了博物馆在塑造全面教育体验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你可能还未亲自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但与马尔克斯文创一同虚拟打卡,也能让你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发现知识的乐趣和灵感的火花。让我们一起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揭开那些珍藏在博物馆中的中华瑰宝的面纱。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已经是第48届,其主题强调了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教育和研究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博物馆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其在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地方,更是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深化馆校合作、打造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平台。此外,博物馆还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助力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
研究方面,中国的博物馆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对文物价值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展示,博物馆促进了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发展,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博物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研究策略,加强了国内外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北京,许多博物馆与历史建筑和遗址相结合,使参观者能够在一次参观中领略百年的变迁。而在郑州,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则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夜间体验,让博物馆文化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
故宫博物馆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日前在故宫博物院开展。展览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图为中法两国艺术家在开幕式现场进行联决演出。
河南博物馆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河南博物院夜间开放,拓展服务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端博物馆成为了现实,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虚拟空间中相遇和交流。中国已有超过2000项网上展览,国家级的云展览平台也在建设之中。博物馆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跨界”和“出圈”,不仅扩大了其影响力,也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提供了新的场所。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启迪,视野得以开阔,共识逐渐形成。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一种创新方式,通过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各类商品中,既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也能够让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博物馆文化,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日历、荷包、化妆品等,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博衍艺”系列文创产品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实用性和收藏价值,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马尔克斯文创推出的博物馆衍生文创产品
此外,一些博物馆还推出了与当地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渭南市博物馆推出的“与华相宜”瓦当系列、仓颉造字传说系列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文创产品的种类,也进一步弘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连接博物馆与公众的桥梁,对于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